安太歲是傳統道教中最重要的濟世科儀之一,在大陸北京著名的白雲觀中即奉有六十甲子歲神,然而早期道廟中卻沒有安太歲的儀式,有鑑於「太歲之祀」古有明利,時為道教入世濟民的最主要科儀,因此即於關帝廟中立祀值年太歲的木牌神位,專供歲沖刑剋者解厄消災之需,此舉不僅首開台灣「安太歲」之風,同時也廣受各界善信好平,更帶動台灣道廟界「安太歲」的盛大風氣。

 

民國七十九年於福建惠安延聘名師仿雕北京白雲觀的太歲神君之聖像,於翌年舉行開光安座,正式供奉於「元辰殿」(原稱「太歲殿」)中,接受四方聖火,這也是台灣第一座供有有六十甲子歲神知名廟宇,風聞而來的各方信徒與廟宇絡繹不絕,使得高雄關帝廟輝煌的歷史再添新頁,在黃前主委洞燭先機下,高雄關帝廟成為高雄人士「安太歲」祈福消災的主要廟宇,當然也帶來超越往昔的鼎盛香火。

 

高雄關帝廟「安太歲」與「點光明燈」的科儀,充分表現了「祀典嚴謹,臨事唯誠」的宗教精神,除了安奉太歲支出,仔細書寫受安者的姓名、八字與地址外,安太歲後,每月初、十五恭行誦經禮懺,當夜並焚呈一份疏文,連同 農曆七月十九 太歲星君聖誕疏文,一年共焚呈廿五份文疏,這些文疏上表天神,一則叩謝神恩垂護,二則禮懺謝罪以消前衍,使受安信眾能趨吉避凶,增福添壽。除了安太歲外,「點光明燈」也是高雄關帝廟的主要濟世措施,在關帝廟莊嚴的殿堂中,光彩弈弈的光明的長年為信徒祈安植福。

 

@資料來源:

高雄關帝廟沿革誌

高雄關帝廟全球資訊網http://www.kdm.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點字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